做一个识趣的人
发布时间:2025-04-07 06:36 浏览量:2
亚里士多德说:“人类是天生的社会性动物。”一个人的智商,可以决定关系的开始,而情商,却决定了关系的发展与结束。真正高情商的人,都特别“识趣”。识趣的人,既有思维的冷,又有情感的热。这样的人,总能自然地找到自己的定位,让别人愉悦,也让自己舒服。识趣的人,懂进退作家李筱懿曾分享过一件事。6年前,她请一位心理学家为她的新书作序。没想到,对方很干脆地拒绝道:谢谢你的邀请。只是了解不够,贸然推荐不大合适。希望以后有缘多见见,那就不一样了。李筱懿一惊:她知道是自己失了分寸感,彼此的关系还没到那个份上。说实在的,一个巧拒,一个愿受,皆是识趣之人。古人云:“能屈以为伸,让以为得,弱以为强,鲜不遂矣。”做人若能够审时度势,进退得当,成功则是必然的。现实中,有人面对要求,生硬地拒绝或委屈地接受;也有人面对拒绝,一味地强求,或者徒然地沮丧、愤懑。凡此种种,皆为不识趣。人生于世,进,是一种勇气;退,是一种智慧。当遇到不合理要求时,敢于表达真实的想法,既方便了自己,又不看轻他人;当遭遇突然的拒绝时,静下来想“为什么”,既提升了自己,又铺垫了下一次的可能。大千世界,没有翻不过去的高山,也没有趟不过去的河流。做人识趣一点,灵活变通,才能坦然地走出自己的风景。识趣的人,知冷暖有一次,张信哲参加《开讲啦》节目,有人尖锐地问起“过气歌手”的困扰。张信哲说:“我接受“过气”二字,但不愿意总被提起。”一旁的撒贝宁说:“如果现在非要让乔丹回到球场,跟现在的小伙子拼冠军,不科学,但这不影响乔丹仍然是NBA的‘神’。过气,是时间状态……他在歌迷心中,比在网络上更重要!”话音一落,掌声雷动。不识趣的人,会习惯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而识趣的人,却心中装着别人,知冷知热。她不会自己身材苗条,却假惺惺地说还需要减肥;她也不会曾多国旅行,就揶揄对方没有看过她眼中的风景;她更不会幸福美满,就大肆在他人面前秀恩爱、炫孩子。只因,有些话,适合缄默;有些乐,可以独享;有些喜,不宜宣扬。古人云:“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人有多谦卑,就有多高贵;人有多善良,就有多识趣。高贵,从来不是外物的堆砌,而是根植于心的善良,外化于形的识趣。做人识趣一点,知人冷暖,才是真正的高贵。识趣的人,晓情趣在综艺节目《妻子的浪漫旅行》中,蒋勤勤出发前,收到老公为她写的诗集。里面有15周年的结婚纪念日:在语言被发明前,我就会说我爱你;在时间被发明前,我就知道是一万年。也有将她的名字融入到诗中:路上更觉故乡远,轻舟如箭浆勤勤。这份知情识趣的仪式感,感动了妻子,也更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小王子》中说:“仪式感,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琐碎而真实的仪式感,既是生活的调味品,也是灵魂的休憩地。或许是紧张工作的间隙,单位的一杯奶茶,一块蛋糕,热闹而暖心;或许是忙碌一天的回家,家中的一杯红酒,一束玫瑰,温馨而感动;或许是逢年过节的那天,彼此的一个电话,一条微信,欣喜而熟悉。这份生活情趣,不需要多大的排场,也不要多奢侈的物品,它需要的:是一份对生活的重视,一份对对方的在乎,一份对自己的滋养。做人识趣一点,知晓情趣,才能实实在在地体会爱与被爱,关心与被关心……《菜根谭》有言:“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人与人关系的长久,需要分寸感、愉悦感。知进退,你会收获成长的事半功倍;懂冷暖,你会收获交情的莫逆之交;晓情趣,你会收获生活的其乐融融。余生,做一个识趣的人,愿相识满天下,趣味相投有几人……
文末点亮在看,鼓励下儒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