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律己很重要
发布时间:2025-05-19 18:40 浏览量:13
新时代、新征程反腐之路上,加强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既是促进干部改进作风、预防腐败,又是提醒干部坚守政治本色,不踩红线、不破底线、不碰高压线的有效手段。
八小时之外的言行,反映了党员干部的品德修养、家庭家教家风和价值取向,个人言语与行动方面的表现成为衡量做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这期间,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真实思想,反映其真实品格和对世界观、人生观的全方位态度。
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行为发生在下班以后的私人时间,大多数干部会认为,下班以后的时间应该自由支配,不受约束,想干啥就干啥!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放松了思想上的警惕和廉洁从事的底线。
个人是集体的一份子。八小时之外的爱好、品味、情趣、交往圈子等,既关系到干部的个人形象,同时也关乎集体的形象、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程度。因此,无论何时何地,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有敬畏意识,争做守纪律规矩的典范。
合理的自我管理和时间规划是干部在八小时之外正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净化“社交圈”、净化“生活圈”,注重社交场合和个人爱好,必须严格要求配偶及子女,平衡工作和克制个人生活欲望,要有不敢、不想、不做的纪律规矩束缚。
结合违纪典型案例警示,剖析其个人社交、生活中存在的风险,破除“下班后自由”的侥幸心理,不参与赌博、迷信活动,不接受违规宴请或出入高度敏感区域。
加强“八小时之外”的社会监督、家庭监督尤为重要,我们要筑牢纪律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一方面巩固党纪法规的学习,建立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将婚丧嫁娶、投资理财等事项纳入扩充申报范围,通过警示教育、专题培训、参与重要活动等方式,引导干部坚决杜绝“八小时之外”的违纪行为,定期检视自我,开展风险排查。另一方面,组织读书会、志愿服务等传递正能量的活动,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如参与运动、音乐、书法等活动。
党员干部个人自省、自重、自警,做到防患于未然,防小错酿成大错,有利于减少倾向性问题发生,可以减少违法违纪的发案率,有助于工作之外的监督,也有利于党员干部的健康成长。